您好,欢迎来到九峰网-诚信企业共同门户!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 会员中心
3D打印机能否替代模具?
来源:  时间:2013-04-22  
 

前几天,天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海军收到由宁波快科工业成型技术有限公司3D打印出来的运动头盔模型。徐海军向记者介绍,委托快科公司打印样品,24小时就能出样品,而且报价在1000元左右,而以往用传统打“手板”的方式,报价在3000元以上,工期要3-5天。

  据了解,3D打印技术主要指利用光固化纸层叠和热熔喷丝等的快速成型技术。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那么,这种输入产品三维造型,就能打印出实物的3D打印技术是否会对“中国模具之乡”——北仑的传统优势产业模具业带来冲击?是否意味着模具将被替代呢?记者对此进行调查。

  许多模具企业对3D技术反应淡然,当前业务影响不大。3D打印机无法在短期内撼动模具在工业制造中的地位

  据了解,天旗科技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港工业城,是一家主要从事运动休闲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外商独资企业。“3D打印准确、高效,还节约成本。目前,公司大多数新产品的问世都用到了3D打印技术。”徐海军说,但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新产品的设计验证阶段,产品批量生产还是得靠模具。

  “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至少目前来看,没有影响。”位于北仑大碶汽配园区的压铸模开发和压铸件生产的企业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将关注3D打印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做好准备。

  与隆源公司同处于大碶汽配工业园区的华利保模具(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乐世忠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从事塑料模开发和注塑件生产,3D打印技术目前对他们公司的模具业务没有影响。

  走访中,区域内的清华模具、东方汽摩压铸、臻至模具等多家模具企业表示,3D打印技术的应用在短期内不会对模具企业业务带来影响,也无法撼动模具在制造工业中的地位。

  中模协专家称,模具和3D打印机属于成型技术的范畴,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但不存在模具被3D打印机替代的问题那么,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应用到塑料件的批量生产上呢?“短期内还无法应用。”乐世忠分析认为,当产品批量生产时,用模具的话,几秒钟就可以做出一个产品,而用3D打印机的话,3小时左右才能打出一个。在他看来,在短期内,这项技术的应用并无法替代模具。但在非批量的、精密的、尖端的产品制造中应用的前景较大,比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对做压铸模和压铸件的模具企业而言,3D打印技术在产品试制阶段应用的可能性都不大。拥有多年压铸行业从业经历的林国栋告诉记者,金属粉末和胶水层层叠加而堆砌出“压铸件”所需温度条件较高,成本也较大,而打印出的“压铸件”只能进行尺寸方面的验证,而无法进行复杂的功能测试,这样“费力不讨好”的环节,他们一般不会选择。

  2009年落户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的宁波快科工业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依托3D打印技术承接企业快速成型业务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马晓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阶段,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应用到批量生产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武兵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模具还是3D打印机,都是产品成型过程中的装备,两者之间为竞争关系,但不存在模具被3D打印机替代的问题。目前,除了3D打印机外,其他新的成型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相互之间也构成竞争关系,但各有利弊,还是会同时存在,共同推动我国制造工业的发展。

  有“手板”业务的企业未来可能会受影响,企业“试制模”的业务量已有所下降

  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张认为,3D打印技术无法撼动模具在制造工业中的地位,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对于有“手板”业务的企业,或者开展试制模业务的模具企业,或许会有影响。

  手板主要指在不用模具,而直接在原材料上进行切削、雕刻等操作而制作出的产品模型。主要在产品设计和批量生产之间用于工程验证。如果选择更为精准,投入也更大的话,就会考虑先开一套试制模,做出少量产品后进行工程验证。

  记者随后联系上了一家位于北仑柴桥的开展“手板”业务的企业。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3D打印技术,她已有所耳闻,虽然目前业务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未来很不好说。记者又随机采访了位于几家从事“手板”业务的企业。多家企业表示,目前影响还不明显,但未来业务下滑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试制模的订单量有所减少,而且,未来,这种变化可能会更加明显。”北仑清华铸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华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少量的试制模业务,目前,这部分业务有所下降。华利保(宁波)老总乐世忠也表示,公司试制模这块业务出现了下降趋势。

  “淘汰”低附加值模具,增加高附加值模具,3D打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模具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发展在走访模具企业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企业表示,3D打印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模具产业的发展。

  “试制模一般用于新产品开发,一般的生产用模具可以打10万次产品,而试制模只能打一两千次,对模具钢、模具加工工艺要求都比较低,价格也比较便宜。”刘清华告诉记者,同样一副模具,如果生产用模具报价10万元的话,那么试制模往往只有三四万元。试制模利润空间较少,是公司的“低效益”产品,开这样的模具往往是为了赢得为客户开生产模的机会。试制模的业务量减少,对企业来说还有利好。“企业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开发精密度高、附加值高、难度大的模具。”刘清华说。

  拥有10多年开模经历的北仑锯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丁振裕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开一副压铸模需要3个月时间,开一副注塑模,最少也要1个月时间,忽略压铸、注塑产品的时间,那么按照原先的模式,客户要想做出一个新产品,时间以月计算,而后续进行产品工程验证,产品设计再作调整时,从改好设计方案到做出产品,又要花上个把月,甚至3个月时间,而用3D打印机的话,3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时间缩短了不少,后续的每一次产品设计方案的变更、验证,时间都大大缩短了。

“客户单位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了,那么量产的产品也就多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对生产模的开模需求,可能还会变大。”丁振裕分析指出,从长远来看,3D打印技术不仅不会给模具产业造成威胁,相反,还可能带来模具业务量的增加。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会员推荐
周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