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峰网-诚信企业共同门户! [请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 会员中心
提升零部件核心竞争力需顶层设计
来源:  时间:2015-04-01  
 

 

  “在汽车工业十多年快速增长的推动下,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随着近期我国汽车工业回归理性发展,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压力开始凸显。”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一份《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对当前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缺乏竞争力表现出担忧。

  采访中,一些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导对提案中的五点建议表示“老生常谈,没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但这份提案确实再一次警醒我们: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核心竞争力已然迫在眉睫。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不加强技术创新、攻克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应对严峻的国内市场形势,自主汽车零部件行业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发展危机。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的一份《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引起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广泛关注。记者从全国工商联获悉,全国工商联今年把《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作为重要提案上报大会,并围绕“如何促进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发展”提出完善措施建议。“其实这个提案2014年就上报给全国工商联,但全国工商联没将它作为主要提案上报,今年我们又再次上报给全国工商联。”3月17日,记者采访了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宝民,详细了解了该提案的起草背景和进展情况。

  李宝民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关于提案的反馈信息。“前年我们也上报了《关于制定汽车改装相关法规的提案》,去年才得到反馈并取得良好效果。”李宝民说。据悉,近年来有关行业发展的提案得到政府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有些建议得到采纳并转化为相关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提案上报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目前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超过2300万辆,产业基础已经非常庞大,但自主零部件企业的销量却逐年下滑,根本原因是自主品牌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李宝民向记者表示,从我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出发,国家必须培育强大的民族品牌,但培育民族品牌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必须从国家层面去设计、规划、布局。

  李宝民谈到,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政府、行业及消费者等汽车产业链的各方都必须与时俱进地为国家推出有利的改革新政出谋划策。过往整车及4S店垄断汽车产业链的纵向渠道,去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发布了二批多个汽车车型的零整比数据,汽车行业的维修暴利终于浮出水面。经跟踪测算,首批18个车型最新整车零整比系数最高是奔驰,为1172.65%。去年9月,交通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整车必须公开各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打破整车厂对原厂配件渠道的垄断,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的竞争力才有可能提升。

  培育民族品牌,得先有质量。与国外相比,中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品牌、研发投入等方面相差甚远。从另一方面看,就算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愿意大规模投入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但给谁配套呢?李宝民指出,目前中国有近两万多家中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占国内零部件企业总数80%以上,而销售额却只占20%,产品90%集中在中低端。中资控股的零部件企业大多由于技术相对落后,难以进入合资汽车品牌的一级供应商体系,例如美系车企在华选择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有外资背景的零部件企业接近100%,德系车企、日系车企这一比例分别为88.9%、89.5%,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为52.8%。自主零部件企业在配套、技术上均被汽车企业排斥。

  调研显示,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缺乏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外资企业比,整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均衡;二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三是在与整车企业配套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国家战略上全盘设计,逐步提升自主汽车零部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应带头采购国产配件配套率高的汽车,应该多给民族企业一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李宝民说。

  此外,李宝民还表示,作为民间组织,汽配用品商会有责任积极提出并向上反映自主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共性问题,但最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各方观点: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王秉刚:自主零部件发展缺少民族合力

  目前,整车企业在利用中资零部件企业的低价位与外资或合资零部件厂商压价的同时,并没有积极扶持中资零部件企业。具体表现在缺少民族合力,这点不如韩国和日本。整车企业发展应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如果汽车零部件产品不过关,整车的水平也将受到影响,整个产业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当前,汽车电子等很多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企业,其中发动机电控系统最为典型。实际上,所谓整车自主,但其核心技术与核心价值仍然依赖国外,如长城汽车自主开发生产的发动机2/3核心部件来自外资或合资企业。令人担忧的是,一旦国际社会有变动,我国汽车产业将有面临垮台的风险。因此,汽车及零部件技术长期依赖国外的局面不打破,必然是中国汽车人的“心病”,自主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及产品竞争力等问题没得到解决,汽车强国只是虚幻之梦。因此,国家应出台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信戴卡销售管理部经理王柏祥:提案老生常谈希望加大改革力度

  汽车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到的行业也很广,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综合体现。自主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与其提“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设立汽车零部件创新专项扶持资金等常规建议,不如对整车、零部件及相关基础工业进行全局规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设计和制定自主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政策。我认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要学习韩国的做法,政府及国人都要保护和支持民族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这样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才有希望。

  全国工商联把《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上报两会非常好,但其中的建议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只说现象并没有深刻触及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中国足球那样的改革力度,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会有更多机会。

  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倪威:希望政府发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以前两会也有不少委员提过关于提升自主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这些提案建议多是老生常谈,缺乏实际操作性。从立意来看,全国工商联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个人认为,提案落地有难度。

  目前要改变中国汽车零部件现状需要国家层面的认知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落地行动。其实在中国,商会、协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多数充当产业发展的外围观察员和评论员。研发投入不足依然是现阶段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短板,未来想要打入国际整车厂配套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是必行之路。但作为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本身而言,没有改变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的能力。因此,必须通过政治手段,只有政府有能力打通上下、调动各方资源,从而促进自主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整车企业要“拉一把”自主零部件企业

  我认为,全国工商联的《关于提升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竞争力的提案》及其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建议很好,与我们协会的想法一致。如果这些建议都能得到落实,将对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很有意义。

  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的健康发展不是一个简单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没有强大的自主零部件品牌,就不会有强势的自主整车品牌。

  目前国家对汽车零部件的扶持基本没有。我认为,应该鼓励整车企业多采用自主汽车零部件。经过多年发展,自主汽车零部件已有一定的基础,希望整车企业能够“拉一把”。当然,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比如整车企业采用了自主汽车零部件,在其研发费用上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增强整车企业的积极性;对于能够采购自主零部件企业生产的关键及核心零部件的整车企业,国家应给予特别支持。

  陕西法士特公宣传部部长王茸:持续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对于一家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如何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还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要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其次,自主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第三,在本行业拥有一定的产品竞争力,保持自身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做到这三点,才能保持自主品牌企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法士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5亿元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内一流的产品实验室、单元和电磁屏蔽实验室、试制中心和试车场,引进了德国、美国等大批世界先进的研发、试制设备,为全力打造高科技、高性能汽车传动系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法士特新产品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60%。此外,法士特还高度关注研发流程管控,优化各环节保证产品在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黄霞采访整理

  相关链接:

  全国工商联提出的五条建议:

  一是促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构建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技术创新链条。

  二是设立汽车零部件创新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鼓励民族汽车整车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作研发新产品、配套应用,不断推动国产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技术创新,提升本土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的竞争力,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三是明确政府采购国产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具体比例,特别是要推动国有控股的公交(客运)公司积极使用更多高性价比的国产零部件产品,支持国产汽车零部件的市场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在协调整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整车厂家和零部件企业合理的利润分配协商机制,推动双方在技术研发等领域更紧密的合作。

  五是由行业商(协)会积极组织搭建适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避免不同企业间重复建设和恶性低端竞争,实现本土自主汽车零部件行业共同发展。

本文章从网上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会员推荐
周点击榜